蘇州氣象局目前已有40多個氣象資料采集站點、50多臺服務器、上百臺交換機,為響應國家氣象局信息化建設目標,蘇州氣象局息化建設仍在不斷提升。蘇州氣象家園網絡中心希望引進勤智公司的一體化運維管理平臺,對蘇州氣象局現有的以及正在擴容的IT資源、業務系統進行集中管理,統一運維。
氣象業務系統的運維工作是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的工作重心之一。從2014年開始至今,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不斷進行改進和優化,并提出了基于人員團隊、流程規范、技術手段三位一體的運維體系建設思路。
為了保證對蘇州天氣的預測準確,蘇州氣象局建成了40多個站點采集氣象資料,分別由50多臺服務器存儲、備份,以及上百臺的交換機保證數據傳輸。隨著監控站點變多,負荷日益增加,衛星上傳到服務器的資料與網絡設備可用性的維護問題困擾著蘇州氣象局網絡中心的IT管理人員。蘇州氣象家園網絡中心希望引進一套先進的運維管理系統對整個蘇州站點進行實時監控和全面管理。
目前,蘇州氣象局氣象資料采集站點40多個,分別部署在江陰、新吳、梁溪、濱湖、宜興、惠山和錫山等區域,50多臺服務器對采集氣象資料進行存儲、備份;包括路由器、交換機、防火墻在內的上百臺網絡設備用于氣象資料和氣象數據的傳輸;此外建有高空UPAR、Micaps、氣象資料系統、信息業務平臺、96121、地面SURF等業務系統。
隨著蘇州氣象局監控站點增多,衛星上傳到服務器的氣象資料呈幾何倍數增長,對網絡設備的可用性、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網絡設備和業務系統也在不斷增加,蘇州氣象局網絡中心的運維壓力也越來越大,希望能夠通過先進規范的運維管理系統解決目前面臨的問題。
1.對各區域監控站點的所有IT設備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并實現跨站點的遠程管理;
2.梳理信息中心運維流程,并固化到管理系統中實現運維流程無盲點、有記錄、可追溯;
根據梳理的運維需求,經過調研和咨詢后,蘇州氣象局部署了勤智ITM監控系統和勤智ITSM流程系統。通過監控系統的部署應用,將氣象局信息中心包括網絡設備、應用系統在內的IT資源進行全面集中監控、一體化管理;通過流程系統的部署,將事件管理、問題管理、變更管理等流程進行梳理固化,實現管理可追蹤、可查詢。
勤智ITM監控系統部署成果:
主要功能模塊包括網絡拓撲、業務視圖、自動巡檢、服務器文件監控等;監控資源包括交換機30臺、、路由器1臺、防火墻3臺、服務器30臺;文件夾30個等。
門戶
首頁視圖
業務視圖
拓撲管理
勤智ITSM流程系統部署成果:
共梳理了2個IT運維管理流程,1張IT管理報表模版。
主要功能模塊:問題管理、事件管理、變更管理等。
工單管理
方案收益
遠程無代理模式的監控,實現跨區域的IT管理,不需要走到設備前面,也可以及時了解設備的運轉狀態。
對服務器文件的監控,蘇州氣象局信息中心每天第一時間知道衛星傳輸文件到服務器的情況,第一時間收到預警,并且可定位具體是哪一個文件缺少,各個站點的數據采集是否正常。
勤智提供符合國家ITSS信息技術服務標準的IT運維管理咨詢,重新為蘇州氣象局從事件管理、問題管理、變更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將相應的流程固化到系統中,方便客戶跟蹤、處理。
蘇州氣象局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員說:“現在我們可以統一管理IT的各種資源,不需要來回更換系統進行操作;同時通過IT運維管理咨詢,重新梳理了我們的IT運維流程,并且將這些流程固化到系統中,實現管理可追蹤、可查詢,進而提高了我們的服務滿意度,也讓IT的穩定性得到保障?!?/span>
遵循這一思路,中心業務管理和運行維護部門全員參加相關培訓,改進和完善信息中心現有的運行維護流程規范。同時,打破技術人員原有的工作職責劃分,使技術人員從原先負責孤立系統的運維轉向全業務流程運維,推進運維扁平化,并相應調整值班制度,有效保障了業務的平穩運行。
為進一步提升運行維護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使運維工作效果可視化,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引入了電子化的運維流程工具,改變了原有運維值班工作中運維通知、記錄、排班等依賴紙質表格的情況,全部實現電子化;通過在軟件中固化運維流程,實現了故障處理全流程無盲點、有記錄、可追溯;以工單的形式記錄和反映運維人員的工作量,使一線和二線運維人員的工作量得以量化體現;在運維流程工具中建立了運維知識庫,讓過去分散的運維知識和經驗得以有效的積累和傳承。
Copyright ?2005-2021 勤智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川公網安備 51019002003506號 蜀ICP備11012966號-7